北京思源時代科技有限公司作為世界500強企業中國中鐵的長期戰略合作伙伴,自成立以來一直從事建筑行業管理信息化方案的咨詢和建設。產品涵蓋建筑工程項目管理、成本管理、采購管理、物資管理、機械設備管理、集團財務應用、主數據、大數據分析及移動互聯應用等多個領域。為中國中鐵定制開發的系統屢獲殊榮,其中“中國中鐵工程項目成本管理信息系統”獲得2015年中國建筑業協會信息化案例評選“建筑行業信息化特優案例第一名”。
思源時代擅長結合建筑企業集團實際情況,提供相匹配的管理信息化整體解決方案,并在建設過程中實現企業數據資產規劃及治理,將系統的分步建設和企業經營數據互聯互通相結合,完美實現管理信息化整體方案落地。
思源時代擁有一批從事建筑行業管理信息化的專業人才,包括熟悉業務的咨詢設計團隊、擁有技術創新精神的研發團隊、大型管理信息系統實施經驗豐富的實施團隊、用心服務的運維團隊。
思源時代與北京交通大學有長期的產學研合作關系,主要研究方向是建筑行業集團管理信息化及相配套的前沿信息技術研究。與學校共建的建筑行業管理信息化研究小組組,邀請學校各院系涉及工程管理、信息管理、管理會計、計算機方面的專家教授加入,和擅長信息化方案落地的思源研發團隊一起,致力于描繪建筑企業集團數字化管理生態藍圖。
思源時代專注于大型建筑行業企業管理信息化研究建設十余年,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推動當今的社會生活發生巨大的變化,中國已開始將數字經濟提升到戰略高度,作為建筑行業亦步入了數字化轉型的時代。思源時代將和我們服務的建筑行業企業一起,共同努力,不斷創新,譜寫建筑企業管理信息化發展的新篇章。
我們的產品:
集團主數據管理平臺
集團企業門戶(PC版及移動版)
法律事務(合同及法務)管理系統
工程項目預算及成本管理系統
工程物資管理系統
工程機械管理系統
物資貿易協同平臺
集團預算管理及報賬(報銷)平臺
車輛、薪酬等專項管理系統
集團財務核算系統
資產、賬齡、對賬平臺、報表等集團專項核算系統
集團增值稅管理系統
集團業財共享平臺
影像信息系統
集團統計信息系統
大數據分析平臺
配套企業移動互聯應用
生態共享智慧財務
(一) 產品介紹
以建設“業、財、資、稅數字化生態圈”為理念的生態共享,實現了企業生態環境的數字化、協同化,預算管控和風險控制的雙管齊下;在標準化數據及流程的基礎上,實現了全業務自動制證、財務報表自動生成,形成了優質的大數據資產;基于生態共享建設的數據成果,實現了不同層級的管理指標分析,為管理會計轉型和管理層精準決策提供了支撐。
財務共享中心的建立是為了解決企業快速發展的現實需求與財務資源短缺的矛盾、企業規模的持續擴大與發展質量和效益不高的矛盾、企業發展風險的日益聚集與財務管控能力不足的矛盾。通過以高度標準化為基礎,將流程按照小組和崗位進行專業化分工,再由數量合理和專業素養合格的員工,在共享平臺上基于影像資料在線完成所有共享作業。
企業集團建設生態共享,旨在通過業財一體化信息化體系將業財融合型財務管理理念落地,通過自動憑證、自動合并抵消、自動生成報表等信息手段解放財務人員、提高效率,向財務精益化管理轉型,以全面預算為紐帶融合各業務系統使財務系統成為企業主要信息的提供者和管控平臺、分析決策中心。
生態共享以互聯互通的業務系統、報賬平臺、資金系統和財務信息平臺等管理信息系統為載體,通過優化、升級、整合實現業務協同及信息共享。
1、業財資稅數字化生態圈
業財共享信息化體系的建設目標,是建設企業集團業財資稅數字化生態圈,由業務數據驅動財務、資金、稅務數據,形成完整的財務信息;再根據業務需要,反饋財務信息,對業務的發生進行數據控制,形成企業內部數據生態閉環。
2、信息化架構總設計-雙中心架構
基于業財資稅數字化生態圈建設的理念建設設計了雙中心系統架構,雙中心架構由協同中心和數據中心構成。數據中心是數據規劃、治理、挖掘、應用的平臺,是數據傳遞的通道以及企業最佳實踐的模型管理者和數據智能服務的提供者。數據中心為協同中心提供數據規劃,管理協同中心的企業建模;協同中心作為企業生態協同運行的平臺,為數據中心產生數據,用于數據中心的數據挖掘和分析;數據中心的數據分析結果再給協同中心提供智能數據服務。兩個中心互相作用,產生良性循環。
協同中心與數據中心的信息化建設要點是:業務系統,負責業務管理及業務數據的采集,驅動財務信息;財務系統,負責財務信息生成及處理,反饋及控制業務數據;資金系統,負責資金統一支付;稅務系統,負責增值稅進銷項管理;數據分析,通過數據管理規劃、數據采集載體設計、數據分析挖掘及建模,支撐管理會計指標體系和管理報表,從而達到支撐管理層精準決策的目的。
3.信息化體系部署架構
一個共享門戶、兩級云平臺、四層系統架構、六大應用體系。
一個共享門戶:作為用戶訪問共享信息化的唯一入口,所有應用通過與門戶無縫集成,實現單點登錄、跨應用無障礙切換。
兩級云平臺:總體架構基于兩級云平臺部署方式,股份公司作為一級平臺,局級單位作為二級平臺,資源統一調度分配,提升資源利用率,加快業務部署時間。
四層系統架構:采用云技術和虛擬技術,財務共享服務中心信息系統架構分為共享服務層、應用層、基礎服務層、資源層,層層依托,科學劃分共同支撐企業管理運營。
六大應用體系:主數據管理、業務管理應用、財務共享應用、資金管理應用、報表管理應用、經濟運營分析運用。其中主數據管理應用為一級架構,由股份公司統一建設,集中部署。
(二)應用價值
建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實施財務共享服務可以進一步提高會計基礎工作質量、釋放管理資源、降低管理成本、提升財務風險防范能力,改變傳統分散式組織管理存在的管理職能重復、業務信息質量不高等問題??芍喂镜膽鹇?,提升財務管控能力,推動財務人才結構的轉型,提升財務效率。
1.先進性:
標準化的業務數據提高了會計信息質量,有利于及時、準確的形成財務報表和管理報表,為企業管理層精準決策提供依據。
固化的內控管理流程減少了人為因素的影響,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先付資金、后補手續,先支出、后審批”現象的發生,有助于提高企業管理規范和風險把控能力。
將“分散獨立核算”改為“集中統一核算”,改變了因政策理解有偏差、制度執行不統一、人員素質不均衡帶來的會計核算不規范、核算標準不一致的問題,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及時性。
能夠綜合分析各類生產要素、資產配置的合理性、有效性,更有利于在全公司范圍內配置資金、材料物資、機械設備、人員勞務等各種資源要素,加快周轉流動,提高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地提高資源配置效率。
2.數據資產應用
數據資產應用是數據建設的最終目標?;跇I財融合產生的優質數據資產,自動生成財務報表、管理報表;根據數據資產的應用要求不斷優化數據采集;根據管理需要進行分析建模;通過數據資產挖掘、建設風險庫進行風險管理;建立數據中心,為領導分析決策提供支持。
3.信息化系統建設效果
通過信息化系統建設最終達到如圖所示效果:
規模效應:通過將大量基層單位的會計運營工作集中到一個機構中,實行會計處理的規?;吧a”;
集中效應:將對所有基層單位采用相同的標準作業流程,廢除冗余的步驟和流程;
擴展效應:除了依托自身帶來的規模效益和集中效應,還能帶來提升集團管控水平的擴展效應;
聚焦效應:能夠將傳統模式下的各類財務工作和財務相關職能進行有效整合,將統一的交易規則、業務流程和控制節點固化到信息系統。
(三)典型案例
共享服務中心在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已經開展建設的工作單位達到了40家,占比達到了85%,還有15%的單位沒有開展建設。其中已經掛牌的單位有中鐵一局、二局、三局、四局、五局、六局、七局、八局、九局、十局、中鐵建工、電氣化局、隧道局、大橋局、武漢電化局、大橋院、北京局、上海局、廣州局、物貿集團等單位,2018年將實現中國中鐵的共享建設全覆蓋。
區域共享情況如下:北京區域包含股份總部、七大投資集團、物貿六院等;華中區域包含中鐵大橋局、武漢電化局、大橋院等;華南區域包含中鐵隧道局、廣州局等;西南區域包含二局、八局、二院和科學院。
共享服務中心已經建立了如下業務板塊:物資貿易板塊、國際業務板塊、投資業務板塊、工業制造板塊、房地產板塊、設計咨詢板塊和基建建設板塊。